close

html模版首都大學生創意集市:當創業遇上傳統文化 原標題:首都大學生創意集市:當創業遇上傳統文化

用手機對著破舊老屋怕個照,就能看到等比例復原的古建築立體圖和內部構造?建築工地上碾碎無用的瓷片,加上創意設計就能成為精美首飾?流傳一千多年的土族盤繡,融合現代背包設計,也能成為吸睛單品?……當創業遇上傳統文化,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石塑黏土胸針,漆宗漆藝制作,葵梅、福竹、財菊花窗……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北京教育新聞中心、北京高校學生工作學會承辦的首都大學生創意創新成功展亮相第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來自北京工業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高校的學生在這裡展示瞭他們的創意產品。這些產品突出“激發文化活力 引領創意創新”的理念。

AR大數據平臺搭在指尖上的古建築

打開App,對著已經殘破的古建築遺跡拍一張照片,古建築的外部原貌、建築用材、歷史淵源就會立體地呈現在你的眼前,動動手指你還可以走進古建築的內部,瞭解它的內部構造……這就是“創意盒子AR大數據平臺”。

“古建築的數據都是我們團隊人員現場實地勘測的,按比例還原確保真實性。”“創意盒子AR大數據平臺”的項目負責人焦澤棟是北京工業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研一學生,項目團隊除瞭他,還有其他成員7人。

“很多景點會在古建築上貼一張二維碼,讓遊客掃一掃來瞭解它的‘前世今生’。”焦澤棟認為,這本身對古建築就是一種破壞。經過改進,“創意盒子AR大數據平臺”可以直接通過顏色、外形分析來識別建築。

此外,“創意盒子AR大數據平臺”還具有強大的記憶功能。“遊客回傢後點開照片,依舊可以通過平臺身臨其境地遊覽古建築。”焦澤棟說,這很好地彌補瞭很多人不能再去遊覽的遺憾。

收集數據時,焦澤棟和他的團隊對偏僻的古廟古寺“情有獨鐘”。“因為偏僻,關註的人少,才更需要保護。”焦澤棟說,去年3月,他們就前往石傢莊深澤縣村子裡的一處古廟進行測繪,因為缺乏專業人員保護,這座流傳千年的古廟很多地方已經被破壞殆盡。

“看到這一幕,隊員們都很心疼。”那天,隊員們趕緊用三維激光掃描的點雲圖、激光測距、卷尺測量、數磚皮等方式對古建築及內部石像、雕塑等進行瞭精細測量,採集瞭古建築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屋頂平面圖、屋架仰視圖。

“除瞭用在自己的平臺數據補充上,我們還將把這些圖紙提交給當地的文物管理所,用做日後保護和修復的參考數據。”焦澤棟說,之後深澤縣文物管理所還和他們簽訂瞭協議,協助他們開展古建築保護項目工作。

“創意盒子”團隊還對北京智化寺、東四史傢胡同等古建築進行瞭測繪和數據收集。2015 年,團隊通過計算機建模,完成瞭對梁思成筆下《清式建築營造則例》中大悲堂的復原,成功實現瞭與該建築的虛擬交互。

此外,焦澤棟和隊員老犬飼料推薦們也一直在想著怎麼進一步提升創業項目的質量。“App已經在內測階段,但我們想改變以往單一的文字解說形式,比如故宮,當遊客拍瞭不同宮殿照片後,就會出來一個立體的皇帝形象帶著他逐一遊覽解說”。

“隻要文保單位有需要,可以隨時來問我們要數據。”焦澤棟說,大學生創業,既要關註盈利,也應該用好專業知識為社會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兒。“創意盒子AR大數據平臺”在產品開發的同時也協助瞭古建築保護與修復,這是支撐他和團隊成員一直走下去的“原動力”。

戴在身上的歷史破碎古瓷片的“新生”

建築工地上,被挖土機碾碎的破碎古瓷片還能做首飾?創意集市上有個飾品攤位,吸引瞭不少女性觀眾的目光。仔細看來,這些墜子、胸花、發簪等,所利用的主材料都是一塊碎青瓷。青瓷上或是花鳥,或是雲紋,經過工匠加工後,成瞭精美的飾品。

攤主是剛從北京服裝學院畢業一年的校友李萍,今年25歲,這些飾品是她和丈夫李瑞峰共同設計制作的,兩人高中起就是戀人,大二時結瞭婚。“他學的是文物鑒定與修復專業,我學的是造型藝術專業,這次創業很好地融合瞭我們倆的專業優勢。”李萍說。

談及為什麼會想到用碎瓷片來創業,李萍說,這最初源於丈夫對它的癡迷。高考結束後,傢裡人給李瑞峰報瞭傢居設計專業,沒想到開學後他愣是找系主任改成瞭文物鑒定與修復。“我都沒敢和傢裡說。”李瑞峰說,為此他還和父母冷戰瞭很長一段時間。

“我常常晚上看古瓷片的書看到一兩點。”相比於室友每天打遊戲,李瑞峰的大學幾乎就“泡”在瞭瓷片研究上,睡覺時手裡都會緊緊攥著碎瓷片。“別人傢洗衣服洗出來的都是硬幣,我們傢洗出來的都是瓷片。”

紅貴賓飼料在,兩人收集碎瓷片已經有近10年時間瞭,傢裡的瓷片已經擺滿瞭整整一間屋子。“我們和別的情侶不太一樣,別人去逛商場看電影,我們的約會地點通常都在建築工地。”李萍笑著說,起先是丈夫喜歡,總帶著她去建築工地撿,後來慢慢地自己也喜歡上瞭這些古瓷片。

但在採集的過程中,小夫妻倆卻發現瞭一個問題。“很多人根本不重視這些破碎的古瓷片,認為這就是‘破碗碴子’。”李瑞峰說,看到很多碎瓷片和其他的土一起被傾倒河溝,這讓他很心疼,其實有很多古代瓷器的碎片上的胎釉、花紋一樣蘊藏著歷史信息。

怎樣才能讓大眾瞭解這些碎瓷片的價值?結合專業優勢,李瑞峰和李萍想到瞭制作古瓷首飾、古瓷日用品、古瓷傢裝等。“當古瓷碎片制作的項鏈、耳環、袖扣、衣扣、茶勺、梳子等,融入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你自然而然會更多地去瞭解它”。

當然,創業光靠“情懷”肯定是行不通的,消費者認可的商品必然需要具備高品質。為瞭設計好一件飾品,熬夜到兩三點對李萍來說就成瞭“傢常便飯”。“這塊碎瓷片上面有一隻白頭翁,寓意白頭到老,結合在梳子上恰如其分。”李萍說,設計產品不僅要考慮實用性,也要考慮到背後寓意,做不好的東西自己寧可不做,傢裡有一塊龍紋的碎瓷片,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樣式,已經被她“閑置”瞭一年多。

令夫妻倆開心的是,很多人因為對產品的喜愛漸漸地也迷上瞭古瓷碎片。“上回一位奶奶買瞭個掛墜,回傢後越看越喜歡就開始查資料,遇到不懂的她就通過微信問我。”李萍說,漸漸殘片積攢多瞭,我們就想把這個創意帶給社會,告訴大傢,殘缺的“中國故事”一樣可以講好。

大學生文化創業常吃“啞巴虧”

“喂,小夏,我是軟慕貓罐頭推薦工坊的負責人,上回你設計的那7個軟木包能不能借我拿給客戶看一下?客戶要是滿意,咱們就接到大訂單瞭!”“好的好的沒問題,您派人來拿好?。”……

夏驕陽是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傢具設計專業的大四學生,這次大學生創意集市上,他參展的商品是一款太陽能軟木背包,背包既防水防潮,又隨時隨地利用太陽能給手機充電,受到大批“驢友”的青睞。

“軟木佈料100元一米,成本比較低廉,但摸起來又很溫潤。”會場裡,夏驕陽忙著給咨詢者介紹,其中還包括一位外國友人,軟木背包成瞭許多人眼中的“香餑餑”。

可令夏驕陽氣憤的是,原本打算參展的7個背包卻莫名其妙隻剩下6個。“那天軟慕工坊負責人問我來要,說有客戶想看,我沒多想就給瞭他們。”夏驕陽說,因為工坊是軟木原料提供商,自己比較信任他們,也不好意思不給,可最後送回來卻隻有6個。

“我打瞭好多電話,對方一直找借口拖延,到現在也沒送回來,他們覺得自己是原料提供商,留下一個也應該,可這是我花瞭好幾個月的創意。”夏驕陽說,最後雙方鬧得很不愉快,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解決,隻能默默“吃啞巴虧”。

類似的事情還有不少。“好幾個學姐,她們的畢業設計也像這樣被合作商拿走,之後就再也沒有音信瞭,聽說還有商傢直接拿著這些設計,用自己公司的名義參加展覽。”夏驕陽說。

北京工業大學廣告學專業的梁牧赫和馬天怡也有著相同的擔憂。她們設計的文化創意產品是一套方言系列旺仔,“吃瞭麼您吶?”馬褂兒一穿、瓜皮帽兒一戴,手裡拎個鳥籠,一個老北京爺們兒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面前。除瞭北京,她們還“私人訂制”瞭上海、東北、陝西、河南、四川、臺灣、廣東等地的專屬表情包。

“文化創意這類商品,公眾認知裡往往是誰先出來就是誰的。”梁牧赫說,大學生文化創意類設計的版權意識不強,維權道路也不清楚,遇到這些問題常常隻能自己“認栽”。

為瞭好好保護這套方言系列旺仔,梁牧赫和夥伴已經準備申請外觀專利瞭。“希望能早點申請成功,自己的創意總歸不希望被別人抄襲”。(肖丹)

(責編:湯詩瑤、陳苑)

B4BC5953F69239F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lk588m6z2 的頭像
    slk588m6z2

    針針的採購名單

    slk588m6z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